隨著社會的發展,物質欲望越來越填滿自己的生活,人類到老的生活不再是通過子女,而是社會服務業的照顧,當傳宗接代不是最重要的選擇時,人的情感選擇更加的自由,「不婚主義」也有了存在感。
「不婚主義」在很多大齡不婚女青年的心中,其實還是對愛情充滿憧憬的,只不過她們不願意輕易降低自己相對嚴格的求偶標準,寧缺毋濫。其中一個表示,愛情沒來更不要勉強,不要委屈自己接受偽愛情。
不管是出於無奈還是主動選擇,「不婚族」隊伍正在逐漸擴大。 目前雖還沒有形成社會問題,但遲早會對婚姻傳統提出嚴峻的挑戰。
很多影視娛樂明星王祖賢、徐靜蕾、俞敏洪等就是目前不婚主義的行列,他們經濟條件支持了選擇,那麼那些普通人到了中老年,生活會是如何呢?會後悔嗎?
馬爺爺,73歲
我今年63歲了,是家裡老小,跟師傅學習了做鞋的手藝,勉強過一生糊口。
20歲前,也有人要和我說親,那時候父母覺得我小就沒有同意,20歲之後,我的經濟條件好起來,朋友也多來了,相親頻繁起來了,因為自己不會說話總是失敗。
後來,遇到個還算相互默契的姑娘,兩人談了段戀愛,可是他沒有感覺到戀愛的甜蜜,反而讓他感覺生活壓抑,談了兩年,這期間女友對他各種要求,最後沒有辦法,他分手了。
30歲之後,應了一句話。「一個人吃飽,全家不餓」。
現在和自己一起搭檔拉二胡的夥計,一起在中心療養院,日子一天天過的清閒。
有時也會想自己如果結婚的話,子女就在身邊了。
張阿姨,52歲
我的人生就是為了我自己開心,別人理不理解我不清楚,我只想要自己喜歡和開心快樂,那個時候沒有「不婚主義」這種新名詞。
我周圍結婚的也沒有覺得他們過的舒坦,總是有矛盾,兒女的事情也是亂七八糟的,自己還會鬱悶生氣,伺候別人還得不到好。
相比別人,自己就自由很多了,每天下班,做飯,看書,彈琴等,還有舞蹈課,有時候會約朋友一起聊天,生活充實。
作為一個阿姨,我建議年輕人,一定要有讀書和寫作的習慣,輸入頭腦的知識就是財富,是可以升值的,別人拿不走的。
快樂和幸福的定義是自己決定的,婚姻只是一個選擇,不是一輩子的定義,快樂不是別人評價的。
李女士,75歲
之所以稱呼女士,是因為她還沒有退休。
我一直沒有結婚,和父母生活在一起。父母雖然是老一輩的人,但是都很開放,對我不結婚的選擇也表示理解、不干涉。
我之前在專櫃做化妝品銷售的,都是國際進口的化妝品,那時候我瞭解的女性的美妝中國市場還沒有打開,慢慢自己開了格子店鋪,後來了我找合夥人一起創辦美妝品牌,自己的公司越開越大。
公司不忙的時候,我就在家陪爸媽。他們那一代人,吃過苦、受過罪,現在生活條件好了,我要盡可能給父母更好的陪伴和最好的物質條件。
自己一路白手起家,經歷過很多,不會有什麼怦然心動的情感了。
我沒有遺憾,也過愛情,更明白人生不易,要自我充實自足。
人生不是電腦程式,要有一定的步驟,而是自己的快樂選擇,有能力的人從來都是填充自我,生活向來是冷暖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