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管現在的科技水平已經很高了,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也越來越多,這并不代表人類已經完全掌握這個世界了。
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秘密實在是太多了,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, 只是冰山一角而已,有很多事情都是我們所不知道的,還有些事情甚至連科學都無法解釋。
在我們這一代人看來我們這個世界上, 沒有什麼鬼神。
但是關于鬼的傳說,還是有不少人深信不疑, 其中以蒲松齡寫的《聊齋志異》最為著名。
事實上畫壇上也有與鬼神有關的畫, 比如清朝乾隆時的羅聘,他曾說他見過鬼神,并為此作了一幅畫,那幅畫至今仍在流傳。在他的作品中,鬼究竟長什麼樣子呢?
羅聘著作《鬼趣圖卷》
在古代因為科技的不發達,再加上人類的生產力和思維方式的落后,導致了很多問題,沒有人能夠解釋清楚, 所以百姓只能將自己的希望寄托于神明。
希望神明可以幫助自己解決難題, 懲惡揚善將欺壓百姓的貪官全部帶走,所以就誕生了鬼神文化。
在我們現在看來,這雖然是一種很可笑的文化, 但在當時卻很有影響力。
人們一方面堅信這輩子無論什麼事情命中注定的, 另一方面也在試圖通過自己的雙手來改變自己的命運,讓自己通過階級跨越,來達到更好的生活。
這些信仰伴隨著社會的發展,從來沒有消失過,直到現在, 還有很多人保留著自己的「迷信」。
當然,這些「迷信」的傳說,之所以能夠影響這麼多人, 不僅僅是因為人們的口口相傳,更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能夠流傳下來的書籍或是畫卷。
我們流傳下來的畫卷中就有很多關于神仙的片段, 但關于鬼魂的畫卻不多。
在清代, 有一位叫做羅聘的畫師是「揚州八大怪」之一,他曾以《鬼趣圖》為題,于乾隆三十七年一躍成為一代名人。
這幅 《鬼趣圖卷》,讓他聲名鵲起,里面有八幅畫面,每一幅畫面都各不相同。
第一張是一只鬼魂 在迷霧中前進,另一只鬼魂在向后回頭觀看;
第二幅畫面, 一肥一瘦兩只鬼魂,正在前方行走;
第三張畫的是三個鬼魂,其中兩個正在交頭接耳, 另外一個正在偷聽;
第四個畫面里, 一只頭髮亂糟糟的鬼魂走來走去;
第五張畫的是一個 老者的鬼魂在緩慢地行走;
第六張畫的是 兩個鬼魂在快速地行走;
第七張,兩個鬼魂撐著 一把傘,在前面走著。
第八個畫面,是 骷髏鬼攜等為眾鬼照明前行。
這八幅畫,每一幅都和鬼魂有關, 雖然看起來很是怪異。
但實際上,除了幾個很明顯的鬼魂外, 其他的鬼魂,似乎都和鬼這個詞毫無關系,那麼羅聘為什麼會說自己看到了鬼魂?還畫了這麼多幅鬼魂圖呢?
自幼好學偶遇貴人
羅聘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里, 他的父親在羅聘剛滿一歲的時候就去世了。
羅聘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弟弟,包括羅聘自己在內, 都是由母親一個人來照顧的,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外面,都是由她一個人打理。
在那個時代, 成名不易,就算是有才華,也不可能用才華換來金錢。
所以一開始, 羅聘的日子過的很不好過,而且羅聘等到了京城,也是默默無聞,不被人待見。
好在羅聘雖然一開始不太成功,但是憑借著自己出色的才華,讓壽道士對他刮目相看。
壽道士是一位國畫大家,也是 「揚州八大怪」之一,他見羅聘一心好學又為人正直,還懂得知恩圖報, 決定將自己畢生所學的繪畫技巧全部傳授給羅聘。
有了名師指點,再加上自己的天賦, 羅聘的名聲也是越來越大了,自己的畫技又有了長足的進步,但憑借他現在的繪畫技巧還不足以成為「揚州八大怪」中的一員。
一開始羅聘的畫風還屬于正常繪畫的范疇內,可以畫出很多活靈活現的人像,算是繼承了他師父的衣缽。
不過隨著壽道士的過世,羅聘的畫風也是發生了變化,他竟然是直接畫起了鬼魂。
羅聘用他的 墨汁將那些鬼怪描繪的惟妙惟肖,讓人看了之后,身臨其境只覺得渾身發寒。
也正因為如此, 羅聘才會以與眾不同的畫風,成為「揚州八大怪」中的一員。
要知道這 「揚州八大怪」可都是康熙,雍正,乾隆年間有名的大畫師,他們的畫技也是極為精湛。
他們的畫風也和傳統的畫師不同, 有的畫的是竹,有的畫的是人。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擅長繪畫的領域。
在那個時代許多有才華的人, 都是憑借著自己的作品暗自諷刺封建社會,諷刺朝廷的不公。也正因為如此,很多人都覺得羅聘的這幅畫,就是在諷刺那個時代的貪污腐敗的官場。
畫卷之一細思極恐
如果仔細觀看羅聘的畫,就會發現, 他畫中的結構一般都很簡單,在第五幅畫中就能看到一團濃密的烏云,結合水墨畫黑白分明的特點,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。
不過仔細一看, 才能發現里面有個鬼魂。鬼魂的身體散發出一種淡淡的青色。
但這個鬼魂的動作很奇怪, 似乎是后面有人正在追趕他,而他揮舞著手臂想要逃走,又似乎是在躲避身后的攻擊。
而且這個鬼魂的神情也很嚇人,它的嘴巴張得很大,好像遇到了什麼恐怖的事情,他正準備發出尖叫。
要知道鬼魂已經是大家認為最恐怖的事情了,如果能讓鬼魂都感到害怕的事情又會是什麼呢?
也有人說, 這鬼魂之所以擺出這樣的姿態,正是因為他想要避開面前這一大片陰云。
不過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, 就會發現那鬼魂就像是被云層給包裹住了一般,根本無法從云層中逃脫。
所以, 這幅畫面給人一種很壓抑的感覺。
羅聘寥寥幾筆的水墨畫,只是簡單勾勒了一下鬼魂的形狀, 但在賞畫者看來,這早已不是一張簡單的畫卷,反而像是一則會動的視訊。
總而言之, 每個人在看過《鬼趣圖》后,對它的看法都不一樣,不過大多數人的感覺都是一樣的,認為羅聘的畫充滿了陰森恐怖。
由此可見羅聘的畫技有多強, 但是到了乾隆四十四年,羅聘就停止了自己最擅長的鬼怪,轉而畫起了佛像。這又是為什麼呢?
妻子去世悔不當初
羅聘的畫一傳十十傳百, 很快就傳得沸沸揚揚。
這件事越傳越離譜, 所以關于羅聘能見鬼,還能畫鬼的傳聞也就越來越多了,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羅聘的繪畫能力。
至于羅聘是不是真的見過鬼,大家眾說紛紜,有人認為他肯定沒有見過鬼,畢竟人們都在說鬼,但其實鬼長什麼樣子,很多人都說不出來。
可羅聘卻說自己見到了鬼, 還能將鬼的形象描繪在大家面前,其實那只是他腦補出來的鬼魂而已。
而羅聘為什麼不畫鬼魂, 反而畫起了佛像,有兩種說法。
第一個說法是, 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了,而其妻在世時,羅聘實際上一直忙于畫畫,甚少關心家人。
為了觀察各地的風景,羅聘還經常出門很少回家, 家里的大小事情基本上都是羅聘夫人在打理,羅聘也從未對妻子有過什麼幫助。
當初羅聘還籍籍無名的時候, 誰都不愿意與羅聘在一起,是妻子一直陪伴著他度過了那段難捱的歲月。
對羅聘而言, 妻子不僅僅是自己的另一半,還是自己無話不談的好友,以及生活上的明燈。
他也很感謝自己的妻子對自己做的一切, 只是妻子染病去世非常快,自己接到消息的時候,妻子已經去世了,因此羅聘也沒有來得及回去看她最后一眼。
羅聘覺得自己以前只顧著自己的繪畫, 忽略了自己的家人,這讓他很是愧疚。
于是羅聘干脆不畫鬼魂了改畫佛像。
這樣既可以將功贖罪, 又可以借著這幅畫,為亡妻祈福,祈求妻子來生能夠幸福美滿,不再遭受病痛的折磨。
而第二種說法是 大部分人都認為羅聘在畫鬼,只是想要發泄一下命運對自己的不公。
無畏居士曾在羅聘的《鬼趣圖卷》寫過一句話,說羅聘之所以畫鬼,是因為他認為人與鬼并無二致,有的時候人比鬼更冷血,更可怕。
所以他畫鬼是想告訴所有人應該過好自己的生活,到最后不要過得比鬼還慘。
從這一點上來看, 羅聘的畫是有積極的影響意義。
其實如果這個世界上 真有鬼怪,那也沒什麼好怕的,因為人心是才是最難捉摸的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。
大家平常在生活里, 雖然看起來都是和顏悅色特別好說話,但實際上背后卻是陰險狡詐經常說其他人的壞話,所以我們在交友時要時刻保持警惕。
人因為自私才會表現出言不由衷的冷漠,羅聘的畫,其實并不是蒲松齡的那種尖銳的諷刺社會現象。
在他的畫中雖然陰森恐怖, 但若是細細品味的話,就能發現畫中充滿了平和的韻味,他的目的,就是要告誡人們:
不要總是被利益和欲望所左右, 否則就會像《鬼趣圖卷》里的鬼一樣,要麼勞者銷形,要麼鈍者短足,在各方面活得人不人、鬼不鬼的。
其實所謂的鬼神之說根本就是子虛烏有,但這并不意味著羅聘沒有見過鬼。
正如他所說, 這個世界上多的是自私自利之人,他們的所作所為比鬼魂恐怖的多,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確是見過鬼,而且還見過很多。
若是細細品味羅聘的畫, 就能發現羅聘之所以選擇畫鬼魂,有兩點要素:
一是因為他是揚州八怪之一, 需要與眾不同的特點,才能突出在眾人面前。
二是因為這個世界上, 還沒有人能做到畫鬼這一點,所以羅聘才會選擇畫鬼魂,讓自己成為一個冷門的畫師。
羅聘關于鬼魂的作品 宣傳的也不是讓人們相信有鬼與否,而是借作品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。
我們在欣賞一幅畫的時候, 不能只看表面,而是要深入到更深的地方,去了解畫中人的情緒。
只有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才能看到畫中人的情緒, 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,就好像《鬼趣圖卷》中的鬼,并不是真正的鬼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