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老人講述娶兒媳的怪狀:不但要養兒媳,更要養著兒媳娘家一家老小

老人講述娶兒媳的怪狀:不但要養兒媳,更要養著兒媳娘家一家老小
2020/08/21
2020/08/21

男女平等的口號被提很多年了,在很多方面,女性的權利確實也提高了不少。

但,在某些方面,我覺得更像是偽女權。例如:所謂的「平等」,只是在權利方面高人一等。

個別人,在利益方面高呼男女平等;但在義務和責任面前,卻說這是男人的責任,好像自己是置身事外的人。

她們只要優越的權利,而把義務推得一乾二淨。不但自己需要對方的供養,甚至,自己的弟弟或妹妹,爸爸或媽媽,都需要對方的供養。

說這些,可能某些人會覺得誇張。甚至,還有人覺得是無稽之談。

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,發生在某些人身上的怪現象。

二,真實案例

案例主人公:李老漢,66歲。(為方便敘述,全文採用第一人稱)

01

娶了個媳婦,本來是喜事一樁,但沒想到那才是真正苦日子的開始。

五年之前,通過媒人介紹,我兒子與隔壁村的翠花結為夫妻。

那時候,我們一家人歡天喜地,不惜任何代價也要湊彩禮。總覺得他們結完婚,就算成家立業了,我們老兩口就可以過踏實的日子了。

可千算萬算,到了最後才知道,真正不踏實的日子,是從兒媳進家門開始的。

自從兒媳進了家門,我們作為公公婆婆不是她的公公婆婆,而是情緒發洩或不滿的出氣筒。例如:她哪天不高興了,或有了煩心事,對我和老伴愛答不理,說一句話能把我倆噎死。

她特別喜歡攀比,只要別人結婚要的彩禮高於我們家,她就會指桑駡槐的說:嫁到那麼一個窮鬼家庭,真是倒了八輩子霉。

更令人不能忍受的是:她從不做家務,從不上地幹活,也從不願意帶孩子,更不願意到附近廠子打工,只願躺在沙發上玩手機,還要好吃好喝的伺候著。

她的日常生活,除了描眉畫眼,就是發脾氣。我們全家人,都要把她當祖宗供著,一不小心惹她不高興了,她就會回娘家,滿世界的說我們欺負她。

哎,沒想到,自從娶了兒媳婦,我們就沒有一天好日子,越過越糟心。

02

養一個「祖宗」也就罷了,沒想到這還是個無底洞。

兒媳婦的父母年紀輕輕、好吃懶做,她的父親常年有嚴重的哮喘病,不但不能幹活,每年還得在醫院住個一兩月。

親家把女兒的彩禮花完了,又開始教唆女兒。

我並不是嫌兒媳婦孝順父母,而是覺得在這種情況下,兒媳婦仍然過著悠閒的日子吃喝玩樂,把她孝敬父母的重擔推到了我兒子和我們身上。

每年,因為她父親住院,我們都要花一大筆錢。再加上她那未成年的妹妹還在上學,每年的學費都是我們出,真的感覺是有苦難言。

如果兒媳婦能自己掙錢,那我們不反對她出錢照顧自己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妹妹。但關鍵是她一分錢不掙,一點家務不做,自己就像個寄生蟲,完全需要別人供養。

最讓人不能忍受的是,她背後的那個寄生蟲軍團,簡直就是個無底洞。

我真不知道,這是娶得兒媳婦,還是娶了這一大家子人。

現在,我那兒媳婦,動不動就說我們不捨得為她花錢,卻從來不心疼我們的付出。只要有一件事不滿意,她就滿世界說我們的壞話。

簡直,比個祖宗還難伺候!

當初要知道現在這個局面,我兒子寧可打光棍,也不會娶這麼個難纏的媳婦,哎,命啊!

三,小結

01

老人和成年子女之間,要有明確的界限感和距離感。

對於自己的兒女或他們的伴侶,要明確哪些事情該幫,哪些事情不該幫。

如果第一次你因為面子,委屈自己幫了,那你就要做好長期委屈自己、幫扶他們的準備。因為有了第一次,就會有第二次、第三次,甚至是更多次,直到無窮無盡。

在這其中,只要有一次拒絕,對方就會翻臉。有一句話說的好:斗米養恩人、擔米養仇人。

作為老人,最該做的就是管好自己,不讓孩子有後顧之憂,這就是最大的幫助。而不是降低自己的身份,一味的「跪舔」兒媳婦。

跪舔換不來平等,更換不來尊重和感恩。

02

尊重老人,就是善待將來的自己。

在農村的某些地區,有很多年紀輕輕的兒媳婦,她們利用農村找媳婦難的問題,讓自己享有超然的地位和權利。

從現在來看,這是她們的「福氣」;但從長遠角度來說,這是她們的禍端。

為什麼這麼說呢?

首先,她同樣要面對衰老,同樣要面對成年的孩子。今天,她對老人怎麼樣?明天自己的娃,就會對她怎樣,這就是所謂的因果迴圈。

其次:她今天的「啃老」,會演變成明天的「啃小」,會讓子女生活在困苦中。

也就是說,這樣做的後果,不但毀了自己,更毀了孩子。

用戶評論
相關推薦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