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一個65歲老人自述:在兒女家各住了一個月,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

一個65歲老人自述:在兒女家各住了一個月,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
2020/08/28
2020/08/28

俗話說:「養兒就是為防老。」人到了以後,勢必都會想著讓子女來給自己養老,可是,子女們真的能依靠的住嗎?現在這個社會,不知道還有多少子女能做到給自己的父母養老的,恐怕不多吧!

子女們不能給父母養老,也許並不是子女們不孝順,而是被生活和現實所逼的,子女們往往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。

今天我們就來看看65歲的張阿姨的故事,她在兒子和女兒家合住一個月以後,她明白了,晚年能夠依靠的,並不是子女,而是自己。

自述人:張阿姨、65歲

我今年65歲了,老伴也去世一年多了,以前老伴沒有去世的時候,我和老伴都是在鄉下老家裡住的,我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,他們都在城裡買了房子,他們也都早已成家立業。

自從老伴去世以後,我一個人在鄉下住著確實是太孤獨和淒涼了,於是我就跟子女們商量,我要和他們一起居住,我在他們家輪流住,一家住一個月,子女們也都答應了,畢竟我是他們的親媽,他們也不能拒絕。

我以為和子女們一起住,我就會過得開心和快樂了,沒有想到的是,還不如我一個人在鄉下過得舒服。剛開始我是在兒子家裡住的,我和他們的生活習慣還有飲食都不一樣,很難在一起生活下去。

他們喜歡睡懶覺,我喜歡早起,他們喜歡吃油膩和辛辣的菜,我喜歡吃清淡的。其實這些都沒有什麼,我可以隨著兒子和兒媳。

可是,自從我和兒子兒媳一起住的時候,兒媳都從來沒有正眼看過我,兒媳對我這個婆婆很不待見,從兒媳對我的態度我可以看出,兒媳是認為由於我的到來,影響了他們的家庭生活。

有好幾次兒媳和別人聊天,都被我聽到了,我也不知道她是故意說給我聽的,還是無意的,她對朋友說:「自從我的婆婆來了之後,我就感覺很不自在,一點也不舒服。」

在兒子家住了一個月以後,我覺得太難受了,我就趕緊搬到女兒家裡,和女兒、女婿一起居住了。

我以為和女兒一起居住會好點,因為兒媳是外人,兒媳和婆婆本來關係就比較複雜,女兒是自己親生的,應該會好點。可是,我又想錯了,雖然女兒是自己親生的,可是還有女婿呢,女婿不是自己親生的。

剛去女兒家的時候,女婿對我還挺好的,為我忙前忙後的,可是隨著時間越來越久,女婿漸漸對我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。

有時候女婿對我也是愛理不理的,除非是有女兒在的時候,女婿為了面子上能過得去,還會和我說說話,還會問我吃什麼東西、喝水嗎,這些關心的話。

在女兒家住完一個月以後,我是徹底得看明白了,在誰家裡住,都不如在自己的家裡住,於是,我就獨自一個人回到了鄉下。

我也已經看明白了,當兒女們長大成家以後,這個時候做父母的,對於子女們來說,父母已經成為了外人,因為子女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,父母漸漸地成為了外人。

雖然說,兒子和女兒是自己親生的,他們有義務給父母養老,可是還有兒媳和女婿呢,他們不會把我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來照顧的。所以說,為了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和家庭,我還是一個人在鄉下住著比較好。

在兒子和女兒家各住一個月以後,我算是看明白了,讓老人晚年能夠依靠的,並不是自己的子女,而是自己!只有自己才會毫無保留的對自己好。

「你陪我長大、我陪你變老。」這是一句多麼讓人感動的話,可是,這句話也漸漸地成為了空話。父母會毫無保留的對子女好,陪著子女長大,把子女培養成人,可是子女呢,子女長大了以後,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後,也許早已把自己的父母拋在腦後了。

也許子女們有孝心給父母養老,可是他們往往有時候也是有心無力呀!所以說,人到老了,就不要硬擠著和子女們一起住了,也許靠子女們,還不如靠自己比較實在!

用戶評論
相關推薦
你可能會喜歡